什么是红血丝?
红血丝是常人俗称的一种叫法,顾名思义就是人的脸上或者其他部位出现明显肉眼可见的微小网状型血管。但是患者朋友们常常疑惑:红血丝形成的原因和分类是什么?
红血丝是什么?
怎么出现的?
治疗方案以及术后修复和保养?
那么今天就带大家全面解析红血丝吧!
“红血丝”在医学上称之为毛细血管的异常扩张,大部分都是后天因素导致的,当然也有先天性因素所导致的。简单来讲无论先天性还是后天性只要出现了红血丝就说明这个人的皮肤存在炎症反应和皮肤屏障功能受损,从而导致角质层变薄,毛细血管扩张形成清晰可见的浅表皮肤血管,一般直径为0.1mm~1mm,存在越深血管直径越粗。
皮肤屏障功能的受损导致的炎症反应。
从毛细血管扩张的的临床状况来看,细小动脉和细小静脉呈持续性细丝状,星状或蜘蛛网状的扩张,形成红色或者紫红色的斑状;它具有点状和片状的损害,有局限分布,也有弥漫分部。
我们的毛细血管扩张可分为四大类型:
1、单纯或线状
此类红血丝的形成多数是由于紫外线辐射,高海拔地域的长期在外工作风吹日晒等缘故以及各种损伤因素作用形成的。
皮肤的表皮层是没有毛细血管的,表皮层的细胞营养物质主要是由棘层提供的,当棘层细胞受损,自身供给营养能力下降。而我们皮肤自身是具备修复能力的,这时真皮层的毛细血管自主向上扩张,帮助棘层细胞提供营养,从而形成线状红血丝。
2、树枝和网状
过度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或化妆品,过度果酸剥脱焕肤和过度磨皮会使得皮肤屏障损伤加重。这样一来表皮层中的细胞就会被破坏的越严重、受损时间越长、毛细血管增生移动越重,红血丝就越严重。然后逐渐从线状转变成为网状和树枝状的毛丝血管扩张。
3、蜘蛛样
当肝脏发生病变时,对雌激素的代谢能力下降,结果造成雌激素在体内大量堆积,引起体内小动脉扩张,即在皮肤上的临床表现为蜘蛛一样的蜘蛛痣。
正常人群发病率为15%,常见于儿童和肝脏疾病者。
4、丘疹样
典型代表(酒渣鼻),多见于中年人,损害特点为在面部中央部分发生弥漫的潮红,多数伴发丘疹,脓包以及毛细血管扩张等。发病原因多半是皮脂腺功能强大以及过度的皮脂分泌导致的血管收缩异常而形成的。
毛丝血管扩张的临床表现有很多,因此治疗方式也大有不同,以皮肤浅表毛细血管扩张为例,要坚守的治疗原则是“先修复,后治疗”——首先将皮肤屏障功能先修复了,再来治疗红血丝。
因为如果不修复皮肤屏障功能而冒然直接治疗将会导致皮肤的再次严重破坏,后期修复将会成为大问题:表皮皮肤屏障功能都没修复好,真皮乳头层的毛细血管又遭到了封闭凝固形成紫癜;这将会给皮肤修复机制带来巨大的压力从而导致修复不完善形成永久性的色脱或者色沉以及瘢痕。